秋风送爽,空气干燥度增大,“燥邪”乘机而入,严重威胁到宝宝的身体健康。对于这头可恶的“秋老虎”,时刻关心宝宝的妈妈们该怎么办呢?
这在中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症,是季节转换带来的弊病。宝宝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,对气候的变化比妈妈们更为敏感,容易出现流鼻血、咽干喉燥、干咳等症状,甚至诱发支气管炎。
1、水分不可缺失
秋老虎虽然带个秋字,但还是非常热的,温度一高,宝宝出汗多,身体里面的水分和一些维生素就会跟着汗水一起流出去,这些物质一流失的话就会造成宝宝的水盐代谢失调。因此在秋天的时候,各位爸爸妈妈千万要注意把宝宝的水分补足,最好是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就让宝宝有一个爱喝水的好习惯,这样就不用担心宝宝喝水不足了。同时很多的传统消暑汤也可酌情给宝宝饮用,不过要适量饮用。
2、侧重主食
在大多数的状况下,1岁以内的宝宝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,然后其他的进食方式都是为辅的。所以要是想让宝宝的身体有着充足的能量,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丰富的碳水化合物,宝宝的主食最好是能够以软饭为主,要是宝宝吃腻了或者吃不下的话可以给宝宝喂一点粥。像是八宝粥、红豆或是绿豆粥,喝粥的好处就在于能够给宝宝补充能量的同时还能补充水分。
古语有云:五谷为养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秋老虎的力量非常强大,人体内的能量、蛋白质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被消耗掉。所以超过1岁的宝宝每天需喝至少350ml的液体牛奶。若宝宝体重超标或者过于肥胖的宝宝,那么在购买奶粉的时候,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买一些低脂奶甚至脱脂奶。同时,鱼、肉等食物也是补充蛋白质的有效方法,每天可以摄取100g(2两)左右。
3、生冷食物不要碰
宝宝的肠胃是非常脆弱的,所以一定要好好保护。同时生冷食物对肠胃的刺激最为大。要是宝宝抵抗力弱,吃了生冷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引起肠胃道疾病,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给宝宝食用生冷的东西。
4、水果蔬菜每日要充足
据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五果为助,五菜为充。五果就是各种鲜果、硬果和干果,五果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,能够使我们有着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维持体内平衡,能够让我们不上火,得病的概率也下降非常多。五菜就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蔬菜,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蔬菜,它们的根茎叶中有着非常多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,补足机体的营养元素。蔬菜水果都有着很多的钾元素,在出汗的时候会带走一定量的钾元素,要是钾元素缺失就会让体内电解质失衡,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,所以最好是能够每天摄取充分的水果蔬菜保证体内钾元素的充足,维护电解质平衡。一般情况下宝宝每天吃水果和蔬菜各150g(3两),就已经足够了。
5、预防肚脐和脚受寒
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建议开空调了,亲们可开窗使空气流动,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。室内空调的使用要得当,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℃左右,避免着凉感冒,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,避免将家中门窗紧闭,导致室内空气混浊、潮热。有疾病不敢使用空调的宝宝,家长要采取物理降温,如电扇前放盆水,常用水擦洗身体。小宝宝新陈代谢旺盛,出汗多,更容易发热,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,应勤洗澡、换衣服。消暑时别太贪凉,这个时候开始,就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光脚露肚脐的乱跑了,一定预防双脚和肚脐受寒,预防阴暑的发生。
6、避免中午室外运动
宝宝的运动以“不累”为标准。早晚可去室外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、加快新陈代谢可以使宝宝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。但中午气温偏高,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,特别是生病期间、身体发虚的宝宝,室外炎热的天气,会增加虚脱的发生率。发烧的宝宝,建议中午给予100毫升的生理盐水(矿泉水+一筷子尖的食用盐)。
7、注重滋阴润燥
处暑后昼夜温差大,降水少,空气湿度低,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,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,所以,人们常讲的“秋老虎,毒如虎”。这个时候宝宝容易出现口鼻干燥、咽干唇焦的燥症,不妨多食粥、银耳、秋梨等润燥食物。有干咳情况的宝宝,因为粘膜上的津液缺乏,导致的免疫降低,可以用黑木耳,山药、鱼肝油、各种绿叶菜、甘蔗汁、荸荠、莲子、藕粉等食物来滋阴,每天适量吃一把宝宝小手能够抓到的坚果,也是不错的。
8、要保证宝宝睡好子午觉
睡眠对于成人来说,具有消除疲劳、保护大脑、增强免疫、促进发育和利于美容等作用。对于宝宝来说,睡眠使身体得到休息,体力得到恢复,对宝宝的成长尤其重要,因为“生长激素”是在睡眠正香时分泌最多。此外,子午觉对宝宝来说主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、生殖功能、改善精神状态、增强记忆力。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,这时人体阴阳盛极而衰,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,所以必须静卧以对。现代研究认为夜间零时至次日凌晨4时,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;中午12时至13时,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,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。
上一条: 产后发汗有用吗?产后发汗有没有科学依据?